张耀天在武陵山职教集团民族文化艺术研讨会的讲话
武陵山职教集团民族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 张耀天
(2014年5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此,召开武陵山职教集团民族文化艺术研讨会,研究探讨、挖掘、传承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艺术,为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语言文字、生产技术、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创造并不断积淀的宝贵财富,是区域内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之根和精神家园,同时也是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走向现代文明的核心竞争力和不绝动力。
武陵山区作为全国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务院批准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山同脉、水同源、树同根、人同俗,土家族、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国务院《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产业作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作为区域扶贫攻坚的抓手。结合国家政策的支持,发挥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实现片区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武陵山区的旅游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利用旅游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已成为武陵山区经济建设的新路子。以民风、民俗、民居、民族歌舞等为主要载体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已逐渐成为新兴旅游热点。抽样调查表明,旅游者出行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异地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却高达56.7﹪。可见,旅游资源开发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旅游开发中独具特色的资源,不仅可以增添旅游景点乃至地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增强当地在竞争中的软实力,更可以满足游客“亲近自然、体验文化、享受生活”的现代旅游观念,为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传承、弘扬也面临着消失、濒危、消退、变异等问题。近年来,尽管全社会已经意识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保持自身民族个性的重要性,武陵山区各地党政纷纷把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纳入主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建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落后的地方经济体制以及不够健全完善的民族文化传承体系制约着民族文化艺术的发掘、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尤其是民族民间工艺、民族歌舞人才匮乏,整体素质偏低,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步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事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坚持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全国文化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协调发展。职业院校发展需要文化引领,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职业院校推动,职业院校在挖掘、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应该要有所作为,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同时,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是提高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挖掘、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工作,能够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能力,增强地方软实力,促进地方民族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培养民族艺术专业人才和民族文化传承人,挖掘、研究和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推动武陵山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武陵山职教集团挂牌成立时,为了顺应国家战略,更好适应区域发展需要,专门成立了民族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民族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是集团成员间进行民族文化艺术工作进行研讨、交流、指导和咨询,提高集团成员学校民族艺术工作水平的组织。职能职责是:加强民族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集团学校教师培训与提高、互派、互训、互赛等工作,提升文化艺术工作者素质。强化职业院校民族文化艺术工作过程、培养目标以及民族文化艺术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研究,积极与相关高校合作,强化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行业部门联系,共同探索总结民族文化艺术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民族文化艺术教学科研实力,逐步形成集团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打造民族文化艺术品牌。加强与集团内行业、企业的联系,全方位地实施“订单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育与培训方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评估教学效果,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开展咨询服务、交流协作等活动。承担集团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武陵山职教集团民族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自2013年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加强民族特色专业建设、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等措施,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刚才,黔江职教中心、湘西州民族文化艺术职业学校 、恩施州民族艺术职业学校、松桃中等职业学校、重庆澳特尔皮具服装有限公司、重庆老寨子土家织锦手工合作社6家单位就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作了很好的经验交流发言,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大家进行了探讨交流学习。相信都有很多感想、体会和收获。各成员单位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凸显了办学特色,为文化繁荣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4年,武陵山职教集团民族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更加注重深入推动民族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教育过程,助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进一步服务相关民族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不断调整和优化武陵山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为繁荣发展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此,我希望武陵山职教集团民族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民族文化挖掘、传承、弘扬各项工作。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一个民族文化侧重点,深入开展挖掘、传承和弘扬工作,突出自身亮点,打造自身品牌。各成员单位还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谋发展。同时,主动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最后,祝各位领导、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